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

新闻

向最深处掘进!现代快报记者潜入江底带你看长江上最难建的隧道

来源:开云官网靠谱吗    发布时间:2023-12-06 19:26:00
 

  现代快报讯(记者李娜/文施向辉/摄)粉细砂、岩溶地貌、江底断裂带……由于盾构需要穿越复杂的地层等种种因素,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被专家们称为国内在建的长江上“最难建的隧道”。11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正在掘进中的和燕路过江通道右线多米的隧道里一览建设的壮观场面。

  11月的南京天气微凉,但在长江水面以下70多米的隧道里,由于各种机器运转散发出来的热量交织,暖得让人出汗。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盾构完成的部分,从弧状的隧道顶部到两侧各种线路,再到平坦的地面,处处干净整洁。直径达15.3米的盾构机,像一条钢铁巨龙,一边轰鸣着,一边凭借前端锋利的刀具“吞石吐泥”。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章登精介绍,和燕路过江通道自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整体进展顺利。去年底盾构机始发后,目前,右线多米,盾构机底部距离长江水面有77米,超过了掘进总长度的60%,目前正在穿越上软下硬的砂层,即将向江底断裂带以及82米的最深处掘进,接下来还需要面对溶岩地质的考验等。隧道整体预计将于明年实现贯通,直接连接南岸和燕路。

  现代快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和燕路过江通道在穿越断裂带时,最小覆土层厚为10.25米,隧道底到最高水位距离约为79米,最高水压达到7.9bar。在此阶段掘进时,易发生刀具磨损、江水击穿盾尾等风险。

  “不均匀的地质对盾构机的考验非常大。”章登精表示,“我们最担心的是在水下70多米的掘进过程中,因为处理不好导致盾构机周围的围堰,导致岩石地层被过大的扰动,最后影响覆盖在盾构机上方的覆盖层,带来水下巨大的安全风险。但从目前来看,各项参数显示控制非常好,没再次出现安全风险隐患。”

  和燕路过江通道分为左线右线两条线路,使用两台盾构机分别盾构掘进。其中,负责右线隧道掘进的是“振兴号”盾构机,这是中国首台采用自主技术和多项国产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的盾构机,其刀盘直径达15.03米,总长135米,总重量达4000吨超大直径盾构机,国产化率达95%。相比于以往的盾构机,“振兴号”应用了国产常压换刀装置、刀具全状态监测系统、刀盘伸缩摆动装置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项目工期也大大缩短。

  盾构机宛如穿行地下、吞石吐泥的巨龙,刀具就是它的牙齿。在漆黑且水压巨大的江底掘进,刀具磨损了怎么办?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骏介绍,“振兴号”应用了智慧化的刀具实时检测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能实时检测刀具磨损、压力、旋转、温度等状态,数据能精确到毫米级。“从试验情况去看,已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果试验成功,今后在刀具掘进中,就不需要人再反复检测,通过数据就能判断每一把刀具的磨损情况,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不过,现代快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振兴号”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超长不换刀技术。在和燕路过江通道施工中、同等地质条件下,目前其它超大直径盾构机200米左右就要换掉刀具,“振兴号”在该地层连续掘进了1500米,还没有换刀。掘进到800米时,刀具最大磨损量处仅5毫米,而刀具允许磨损量是50毫米;掘进到1500米时,刀具最大磨损量仅达到9毫米。

  周骏透露,“振兴号”还应用了管片的全智能化管片拼装系统。以往需要工人人工进行拼装的隧道管片,现在只需按一个按钮,盾构机就能实现隧道内管片的自动运输抓举拼装,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片拼装质量,更可减轻工人作业强度。目前“振兴号”盾构机日均掘进5-7环,每环长为2米,单日最快掘进9环,单月最快掘进达168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1!2-2!亚冠一夜2队出线%禁区假摔!马宁明察秋毫:从判点球到改黄牌,亚冠执法零误判

  OpenAI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被夸大了,不可能一夜之间带来实质性的商业变革

  姐姐整理书包 弟弟捣乱,弟弟揪住姐姐的头发 将姐姐弄哭,妈妈看到后 “打回去”

  孩子外婆在哄小家伙玩儿,给他唱了一首“小白兔白又白方言版”,孩子妈妈给记录了下来

  闺女睡觉突然起来给枕头扔了不想枕爸爸以为她热还给她换了一个也被扔了于是爷俩开启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Surface Laptop Go 3体验:性能升级 轻巧机身续航给力

备案号:沪ICP备19021460号-5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400 920 5548

扫一扫,关注我们